欢迎访问云开·全站appkaiyun
发布时间:2025-01-22 点此:23次
5.3 散热器加热
5.3.1 散热器采暖系统宜采用热水作为加热介质;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应按75℃/50℃连续供暖设计,供水温度不应大于85℃,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20℃。
▼ 扩大规定
5.3.1散热器采暖系统热媒选择及热媒温度。
采用热水作为加热介质,不仅显着提高了加热质量,而且调节方便。因此,明确规定散热器采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加热介质。
以往的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基本都是基于95℃/70℃热媒参数。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合理降低建筑内采暖系统的热媒参数,有利于提高散热器采暖的舒适度,节约能源。消耗。近年来,我国开始提倡低温连续供暖,并有降低加热介质温度的趋势。研究表明:对于采用散热器的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考虑供热系统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最优方案为二次网设计参数为75℃/50℃,其次为85℃/60 ℃小时。
目前,欧洲许多国家正朝着降低供暖系统中热介质温度的方向发展,开始使用60℃以下的低温热水进行供暖。这也值得我国借鉴。
5.3.2 住宅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宜采用立式双管系统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双管系统,或立式单跨管系统;公共建筑采暖系统宜采用双管系统或共用立管双管系统。可以使用单管跨度系统。
▼ 扩大规定
5.3.2 加热系统选择。
由于双管系统可以实现变流量调节,有利于节能,因此建议室内采暖系统采用双管系统。采用单管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支管之间安装跨越管,以实现室温调节。公共建筑采暖系统选择的原则是保证系统中除楼梯间外的各个房间(采暖区域)都能独立调节温度,同时保持散热器较高的散热效率。公共建筑采暖系统可采用上分体立式双管、下分体卧式双管、上分体立式单管跨管、下分体卧式单管跨管等类型。由于公共建筑往往被分割出售或出租给不同的单位使用。因此,在系统设计和划分时,应充分考虑分区热量计量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可能性,确保按用热量收费。
5.3.3 现有建筑室内垂直单管下游系统宜改为垂直双管系统或垂直单管跨越系统,不应改造成分户独立循环系统。
▼ 扩大规定
5.3.3 既有建筑采暖系统改造系统的选择。
北方一些城市实施的现有建筑采暖系统热计量改造大部分已被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所取代。室内管线需要重新布置,实施难度大。对居民的影响更大。根据既有建筑改造应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和投资的原则,建议采用垂直双管或增设跨管的形式来实现分户计量要求。
5.3.4 垂直单管跨越系统的层数不应超过6层,水平单管跨越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应超过6组。
▼ 扩大规定
5.3.4 层数和散热器连接组数的规定适用于单管跨越系统。散热器流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曲线与进、出口温差有关。温差越大,越接近线性。串联的散热器组数过多,各组散热温差过小。不仅散热器的面积大大增加,而且恒温阀的调节性能也难以满足要求。
5.3.5 在有管道冻结危险的场所,应单独安装暖气立管或散热器支管。
▼ 扩大规定
5.3.5 在有结冰危险的场所安装散热器。强制性规定。
对于有管道结冰危险的地方,暖气片不宜与相邻房间相连。立管或支管应独立设置,防止暖气片冻裂影响相邻房间的采暖效果。
5.3.6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根据采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并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
2 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散热器;
3、使用钢制暖气片时,应满足产品的水质要求,非采暖季节应给采暖系统注满水并进行保养;
4、使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择内部防腐型式,并满足产品的水质要求;
5、装有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中有沙子的铸铁散热器;
6 高层空间不宜单独使用对流暖气片供暖。
▼ 扩大规定
5.3.6 选择散热器的规定。散热器产品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散热器,也可能因加工材料的厚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工作压力,并且不同的系统对散热器的压力要求也不同。因此,强调本文第一段的内容。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满水并进行维护。这不仅是采用钢制散热器的采暖系统的基本运行条件,也是热水采暖系统的基本运行条件,在设计说明中应予以强调。如果采用常规对流供暖方式对公共建筑中的大空间供暖,如大堂、候车厅、展览馆等,房间内沿高度方向会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不仅会增加热损失建筑物的温度较高,人员活动区域的温度往往较低,难以维持设计温度。采用辐射供暖时,室内高度方向温度梯度小;同时,由于温度和辐射光照的综合作用,不仅可以创造更加理想的热舒适环境kaiyun体育app官网,而且与对流供暖相比还可以降低能耗。
5.3.7 设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散热器应安装在外墙窗台下方。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安装在内墙上;
2 两外门之间的门室内不应安装散热器;
3 楼梯间散热器宜按一定比例布置在底层或各下层。
▼ 扩大规定
5.3.7 散热器布置。
1 暖气片放置在外墙窗台下方。从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可以阻止从玻璃窗下降的冷气流,使流经生活区和工作区的空气更加温暖,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因此建议将散热器放置在窗户下方外墙的窗台;为了便于室内管道的布置,散热器也可以安装在内墙上。
2 为防止散热器冻裂,散热器不宜安装在两外门之间的门舱内。
3、在楼梯间的底层布置散热器,可以利用热压力使被加热的空气上升到楼梯间的上部,以补偿其热量损失。因此,规定楼梯间的散热器应尽可能或按一定比例布置在底层。分布在较低楼层。
5.3.8 铸铁散热器的装配件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粗柱(包括柱翼型)数量不应超过20件;
2、细柱型不得超过25个。
▼ 扩大规定
5.3.8 散热器组件数量。
该规定主要考虑散热器板的连接强度以及施工安装的限制。
5.3.9 除幼儿园、老年人和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外,散热器宜外露。当必须隐蔽安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便于维修。散热器外表面应涂有非金属漆。
▼ 扩大规定
5.3.9 散热器安装。
当散热器隐蔽安装在罩盖内时,不仅散热器的散热量会大大降低;而且,由于罩内空气温度远高于室内空气温度,罩内壁的温差传热损失也会大大增加。避免这个错误。实验表明,散热器外表面涂有非金属漆时,与涂有金属漆时相比,散热量可提高10%左右。 “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是指精神病院、法庭审查室等。
5.3.10 幼儿园、老年建筑和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内的散热器必须采取隐蔽或防护措施。
▼ 扩大规定
5.3.10 散热器安装。强制性规定。
本文旨在保护儿童、老人、特殊人群的安全健康,避免烧伤、碰伤。
5.3.11 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安装形式、装配件数、热水流量、表面涂层等对散热的影响进行修正。
▼ 扩大规定
5.3.11 散热器数量修正。
散热器的散热量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测量给出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该值往往与测试条件下给出的值不同。为此,应根据不同的传热温差(散热)进行设计。除了选择合适的传热系数(设备表面温度与室温之差)外,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装配件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层对散热的影响也应该考虑。
散热器的散热数量n(个)可由下式计算。公式中的修正系数可以在设计手册中找到。
n=(QJ/Qs)β1β2β3β4 (7)
式中,QJ——房间采暖热负荷(W);
Qs——散热器单位散热量(每片或每米长度)[(W/片)或(W/m)];
β1——圆筒形散热器(如铸铁圆筒形、圆筒翼形、钢制圆筒形等)装配件数的修正系数和扁管、板式散热器的长度修正系数;
β2——散热器支管连接方式的修正系数;
β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β4——进入散热器的流量修正系数。
5.3.12 采暖系统中非保温管道明装时,应计算管道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减少量;隐蔽非保温管道时,应考虑管道散热对散热器数量的影响。
▼ 扩大规定
5.3.12 修正非保温管散热器的数量。
当管道裸露时,非保温管道的散热具有升高室温的作用,可以补偿部分热量消耗。其值应根据裸露管道外表面与室内空气之间的传热计算确定。当管道隐蔽在管井、吊顶等处时,应进行保温,无需考虑管道内水的冷却温降;对于直接埋在墙内的非保温立管和支管,热量散失到室内,热量损失无效,水温下降难以准确计算。设计者可以根据暗管长度等因素,适当考虑对散热器数量的影响。
5.3.13 立式单管、立式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间内的两套散热器可采用异侧卧式单管连接方式串联,也可将上下接口接在同一房间内。同侧。当上下接口在同一侧连接时,散热器之间的上下连接管应与散热器接口的管径相同。
▼ 扩大规定
5.3.13 同一房间内两组散热器的连接方法。
文中的散热器连接方式一般称为“组连接”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苹果,如图2所示。由于采暖房间的温度控制要求kaiyun欧洲杯app,每个房间的散热器需要独立连接到采暖立管上。因此,同一房间内只允许两组暖气片串联。适用于水平单管跨越和双管系统
在系统中,完全可以将每组散热器独立连接到水平加热管并单独控制,因此“组连接”仅限于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系统。采用“分组串联”的原因一般是房间热负荷太大,散热器数量太多,或者为了均匀布置散热器,需要分成两组进行施工安装,并设置单独的立管或每组散热器单独连接。立管连接很困难或不经济。
当上下接口在同一侧连接时,为保证远离立管的散热器散热,散热器之间的连接管管径应尽可能大,使其等效对一组散热器,即采用带外螺纹支管直接连接到散热器的内螺纹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