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开·全站appkaiyun
发布时间:2024-07-03 点此:1959次
相比于汽车行业其他新势力,由争议人物仰融于2010年创立的正道集团,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尚未推出量产车型。尽管发布了6款概念车,但正道的造车资质、盈利模式依然笼罩在神秘之中,尤其是强金融不卖车的模式,让人对正道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业内人士认为,与其他造车新势力步伐不同的正道,始终没有明确的商业路线,对于资金来源、造车能力等疑点始终没有给出答案。作为资本高手,仰融曾借助金融杠杆打造华晨金杯,但此次正道是玩资本还是造实业,仍需要仰融来回答。
生产资质问题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早倡导造车口号的企业之一,正道集团在成立之初就启动了“831111”计划,目标是在未来8年内,实现中美两国同时生产汽车,产能达到300万辆,产值达到1万亿元,税收达到1000亿元,解决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首款车型计划于2012年上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道的计划却迟迟未能推进,而仰融敏感的背景、曲折的造车经历以及所走的技术路线开始引发业内争议。
据悉,正道宣称的核心技术一直是“清洁高效发电机增程器+石墨烯超级电池的黄金动力组合”,虽然正道宣称其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但目前国内产业政策中并没有合适的车型分类,无法给予正道车型明确的定位。
与此同时,正道已规划在国内建设宁波、大同两大生产基地,但生产资质仍是正道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对此,正道集团CEO徐建国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透露,正道年产300万辆的目标不会变,将通过并购等方式收购具备新能源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从而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不过,徐建国并未透露更多有关收购对象的细节Kaiyun官方正版下载云开全站app网页版官方入口,相比之下,奇点汽车与北汽新能源战略合作、拜腾“牵手”中国一汽等造车新势力,均向传统车企伸出了争夺生产资质的橄榄枝。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增程式技术路线目前还未被国内政策明确定义为新能源汽车,对于急于量产的正道来说,能否获得资质将决定其发展命运。
盈利模式不明确
据悉,正道汽车另一项独特之处,就是不卖车。按照正道设定的商业模式,正道将车辆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提高使用效率,为消费者分担使用成本。这也是正道集团造车的另一项附加功能——强化金融服务。同时,与其他租赁模式不同的是,消费者不能随意选择正道的车辆,而是稳定使用同一辆车,但所有权不属于客户。
上述模式与目前各汽车电商平台的做法类似,只不过电商平台是以金融模式卖车。对于正道模糊的发展架构,正道一位工作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具体发展情况会有所不同,租赁方式也会在车辆预售系统上线时公布。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商平台在融资租赁模式下属于轻资产运营。但对于正道这样的重资产造车企业来说,造车成本无疑是推行融资租赁模式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同时,租赁还与每辆车的账目相关,使得租赁操作更加复杂。
发展前景黯淡
值得注意的是云开体育app网页版入口官网登录,正道在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北京车展开幕前,4月14日,经纬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股份转让给另外两家公司,并退出与正道合作的电池项目及新能源汽车项目。
宁波蓄电池项目、宁波清洁能源汽车项目是经纬股份2017年与正道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后启动的项目,此次股权转让协议的签署也意味着经纬股份与正道分道扬镳。
与经纬股份的分手,只是正道遭遇困境的冰山一角。翻看正道集团历年的财报,2010年至2013年,正道集团净利润分别为-2.5亿、-1.9亿、-1.03亿、-1.79亿(港币),处于持续亏损状态。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正道汽车依然选择了汽车行业最“贵”的石墨烯电池,这不禁让人对正道集团的资金来源产生极大怀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汽车服务业研究中心咨询指导委员会顾问颜景辉认为,正如正道汽车发布的“831111”计划被搁置一样,仰融能否再次利用金融杠杆,让正道再创汽车制造业奇迹,目前还很难预测。
北京商报记者 兰朝晖/文 李震/表